11.29.2009

林映聲川


昨晚回家,

才知道他們又偷跑去吃涓豆腐,

嘖嘖,也不包個蟹肉起司蛋卷給我。

不過今天還是去吃了昂貴的大餐,

據說是山中的名店,

不僅價格嚇人,還要一週前預約...


嗯...

外觀算是貌不驚人,

不過後面還有個小瀑布,

挺有fu的。



店名:林映聲川


前菜我忘了拍了,

這是第二道上的蘋果鳳梨汁,

上面的金絲球是用焦糖拉的,

沾蘋果汁挺不賴的,

不過我弟說想到食神的"心" ==


接下來是生魚片,

我覺得很不錯,

真的很新鮮,

牡丹蝦真好吃啊...

還有佐上一些西洋芹、玉米等蔬菜,

算是兼有沙拉吧,

醬料也是除了醬油哇沙米,

還有義大利番茄醋,

淋在蔬菜上的。


我媽喜歡的醋,這好像是茉莉花醋吧!


研究手機ing。


窗外一隅,後面的竹林彷彿有仙人隱居於此,難怪吃一頓要這麼貴!


這道也不錯,餅皮很薄,沾底下的南瓜醬料,

這盤子也很酷,盤面那麼大,不過他的底真的就是凹進去的地方那麼小而已。


有很多山珍的湯,以及紅麴飯,這飯不賴,

後來他怕我跟我弟吃不飽,還幫我們加了一整碗。


上面的湯送來的時候是只有煮熟的料,

熱湯裝在這個壺裡面,

送上桌才倒進去的,這壺頗重手的呢。


這是傳說中的主菜...可愛的小肋排 Orz

對了,這個字是"念"吧?希望吃了可以練成酷炫的念能力。


這道是另一種主菜,一大尾甜蝦,是不錯吃。


這道頗炫,像美乃滋的紅麴醬化做一條巨龍盤據,覬覦著佛手上的掌上明珠。

可惜說時遲那時快,我已使出一式猴子偷桃將明珠盜走,一口吞下,頓時功力大增五十載...

對了,掌上明珠的真面目是起司炸蝦球,外頭綠綠的是蔬菜做成的薄麵皮,

切成條狀裹上一起下鍋炸,我最喜歡這道,蝦球超好吃。


在功力大增的我面前,巨龍也不過像條小壁虎罷了,哈哈哈哈。


很漂亮,而且一點也不油,不錯不錯。


對了,這位是我弟,他正故做憂鬱的看著窗外。


回眸一笑百媚生,喔不,是百妹聲,一百個妹叫帥哥的聲。


這是我,功力大增以後為了不太招搖僅以影子示人。


餐廳外一角,我覺得這盞燈很像個戴斗笠的衛兵。


路燈小衛兵叫我下次再來,

我說叫你們老闆降價,好貴喔。


10.12.2009

小薑雜談:條碼(上)

Andy Yang 於 23 hours 之前發表

文章分類: 特輯專欄

想必大家都已經知道了,上個禮拜三 Google 將自已的 Logo 換成了條碼,就是為了紀念條碼專利取得 57 週年。如今條碼最主要的用途,就是產品的識別,雖然我們大部份人對條碼的認知,都僅限於結帳的時候掃過的一下,但事實上條碼在整個物流的過程中,從生產到運輸、倉儲、零售,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正是因為有條碼的存在,實體的物品才能和電腦資訊相連結,讓電腦知道目前每一樣物品的存貨有多少,售價是多少,什麼東西該補貨了,等等。 這個關系並不是條碼發明了之後,才出現的應用。事實上,正好相反,條碼是因應物流自動化而發明的東西。1948 年當條碼的發明人之一 Bernard Silver 還是Drex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的研究生時,一名當地的食品連鎖店老闆前來詢問開發自動化結帳系統的可能性。Silver 無意間聽到了這段談話,之後便和好朋友 Norman Woodland 研究商業化的可能性。

兩人的第一個嘗試是會在紫外線下發光的圖案,但是墨水的穩定性欠佳,而且價格高昂,因此他們又嘗試了幾種不同的方式。最後在 1949 年 10 月 20 日提出了今日條碼雛型的專利申請,並在 1952 年 10 月 7 日獲得專利。最早的條碼(最上圖)其實非常簡單,在一片黑色的背景之上,有四根白色的棒子,其中第一根是定位用的,必需永遠存在。後面三根和第一根的距離固定,而它 們的存在與否就等同於二進位的「0」和「1」。在這個簡單的模型裡,一共可以有七種不同的組合,但發明者也表示,只要能增加白棒子的數目,就能容納更多的 組合。上圖是最早的條碼機的讀取機構,老實說我還真看不懂這是在做啥 @@。

可惜的是,兩位發明家都沒能從這個重大的發明中撈到什麼好處。專利在 1952 年被他們以相當少的錢賣給了 RCA 公司,但就算他們沒賣,專利也會在 1969 年過期,比條碼的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早了至少 5 年。只能說這個發明實在是超前太多了啊!Silver 在 1962 年死於車禍,Woodland 則至少在 1992 獲得了美國國家科技與發明獎的肯定。

1974 年第一台今日通用的 UPC 條碼系統被裝設在美國俄亥俄州的一間超市裡,第一個通過的產品是一條十包裝的黃箭口香糖。如今這條口香糖(應該是吃完了吧 = =a)存放在美國國家歷史博
物館裡。

10.06.2009

學位的縮寫

文學士
B.A. = Bachelor "of" Arts

理學士
B.S.= Bachelor "of" Science

學士(文組) "Bachelor in Art" or BA
學士(理組) "Bachelor in Science" or BSc
Bachelor 的B 一定要大寫
同理
碩士(文組) "Master in Art" or MA
碩士(理組) "Master in Science" or MSc

學士學位
a bachelor's degree (記得要加 's)
碩士學位
a master's degree (記得要加 's)

10.04.2009

鐵軌的軌距

癮科學:鐵軌的軌距

文章分類: 特色玩意



上一回講為什麼有些國家汽車靠左邊開,有些又靠右邊,出乎意料之外的大受好評(咦 XD),所以小薑決定再接再厲,這個禮拜再來一個和交通有關的癮科學 -- 軌距的故事。軌距指的就是兩條鐵軌之間的距離,或更準確的說,是內緣間的距離。世界各國鐵路的軌距有幾種?大概比你想像中的要多得多。最常見的標準軌距(Standard Gauge)在全球共鋪設了 72 萬公里,但也只佔全世界鐵路的 60% 而已。台鐵用的開普軌距(Cape Gauge)在全球的使用率排第三,一共有 11 萬多公里,大約佔全世界鐵路的 11%。除此之外還有印度軌距、伊比利軌距、俄羅斯軌距、米軌等各式各樣的軌距呢!

為什麼為有這麼多不一樣的軌距呢?讓我們來看軌距的故事吧!

標準軌距(Standard Gauge)


史蒂文生的「火箭」

標準軌距寬 1435mm (4 呎 8 1/2 英吋),是全球最常見的軌距,也是最有歷史的軌距之一。相傳標準軌距的故事要追溯到古羅馬時代,當時的馬路遠沒有現在鋪得這麼平整(好吧,現在也沒平整到哪去 = =),而且以泥土路居多,因此馬車來回跑來跑去,漸漸地就會在地面上壓出兩道深深的輪痕。和這個輪痕同寬的馬車跑起來會特別輕鬆(因為車輪卡在裡面不會亂跑),但不同寬的馬車就要冒著輪子會不小心掉溝裡而損壞馬車的危險。久而久之,同一個地區的馬車就會變成相同的輪距。凱撒大帝一統帝國後,便頒布了敕令,要求羅馬境內全部改用一樣的馬車輪距(有沒有覺得很熟悉?這和秦始皇的車同軌是同一件事啊!),甚至新鋪石材公路中間還會留下給車輪行駛用的凹槽呢!從古蹟中我們可以得知這個軌距是 4 呎 9 吋,非常接近標準軌距的寬度。但是相傳歸相傳,到底有沒有關係呢?這部份就眾說紛紜了。標準軌距的始作俑者是史蒂文生(George Stephenson),浪漫一點的說法是他剛好看到了一個羅馬古蹟的開挖,於是決定將軌距設成這種寬度,但更有可能這只是個單純的巧合而已:一匹馬的屁股再加上車轅就是這麼寬,在最早期的時候火車是替代軌道式馬車的產品,自然會遷就現有的軌道寬度,於是就出現這樣的「標準」啦!


布魯內爾的寬軌火車

從一開始大家就都照著 1435mm 的寬度在做嗎?也不是。史蒂文生的最大競爭對手伊桑巴德.布魯內爾(Isambard Brunel)建造的 Great Western Railway 採用的就是 2140mm 的無敵寬軌,主要目的是這種設計可以增加穩定性,也留下了裝備更大的蒸汽引擎的空間。在十九世紀中期的英國,這兩種規格還打了場不小的規格戰爭(像前陣子剛結束的藍光之戰 XD),最後以比較容易過彎,成本也比較低的標準軌距勝出,獲得一個政府研究小組的推薦,英國並在 1845 年制定了軌道法,強制新建造的線路採用 1435mm 的寬度,以方便不同線路間的直通運轉。最終規格戰爭以 Great Western Railway 在 1892 年全面換成標準軌距結束。從英國開始,歐洲大陸和美國早期要嘛就是聘用英國工程師來打造第一條鐵路,要嘛就是購買英國出品的火車頭和列車,因此歐洲大陸(西、葡、前蘇聯地區是特例)和美國在一翻折衝後,最後都以標準軌距為標準。大陸是採用標準軌距,台灣高鐵和北捷、高捷,也都是採用標準軌距喔!

開普軌距(Cape Gauge)

開普軌距寬 1067mm,因為比標準軌距的 1435mm 窄,所以是「窄軌軌距」的一種(反之則為寬軌)。之所以名為開普軌距,是因為前南非好望角省(簡稱 Cape Province,開普省)在 1873 年採用了這個軌距的關係,但事實上第一個裝置這種軌距的國家卻是挪威。挪威在當時還附屬在瑞典之下,是一個經濟不甚發達的邊陲地區。工程師 Carl Pihl 嘗試建設挪威的第一條鐵路時,就考慮到挪威多山(寬的軌道在山區,而且不需要那麼高的運量的現實,因此設定了 3 呎 6 吋(即 1067mm)或 3 呎 3 吋(即米軌,1000mm)兩種可能的寬度,拿去問製造蒸汽車頭的史蒂文生家族。雖然會貴一點,但史蒂文生認為稍微寬一點的軌距有助於山地的安全性,因此最後就拍板定安了 1067mm 做為挪威的標準軌道寬度。

這種寬度(和運量)被認為是相當適合開發中地區/殖民地的軌道寬度,因此在 19 世紀後半許多英屬殖民地都紛紛採用了開普軌距,像是南非、紐西蘭、印尼和...日本。為什麼日本最後決定採用開普軌距,並沒有任何歷史文獻以茲證明,但當時日本人是去英國偷師的,明治政府聘用的工程師又是英國人,因此日本才會採用 1067mm 的軌距吧。

中國從一開始就是建造標準軌距,但台灣在日據時代前的第一條鐵路(台北到新竹)卻是 1067mm 的開普軌距的。日據時代日本將線路延伸到高雄,十大建設期間再建了北迴鐵路,並將花東線從 792mm 的窄軌改成了 1067mm。因此台灣全線都是開普軌距的喔!

俄羅斯軌距(Russian Gauge)、印度軌距(Indian Gauge)和伊比利軌距(Iberian Gauge)

這三種是主要的「寬軌」規格,因其軌距寬於標準軌距而得名。俄羅斯大部份地區地形平坦,因此工程師 Pavel Melnikov 在打造第一條鐵道時,就打算使用比標準軌距寬一些的軌距,以增加載重量和行駛穩定度,俄羅斯軌距(1524mm)由此而誕生。俄羅斯本來有很多機會可以讓軌距和歐洲大陸其他地方同步成標準軌距,但因為擔心一馬平川的俄國腹地如果讓別國的火車能自由開入的話,會有被入侵的危險,所以一次又一次的延後下來。從一戰到二戰再到冷戰,最後就演變成前蘇聯地區全部採用這種自已的標準的現象。

同樣因為政治/軍事原因採用自已的規格的地區,是西班牙和葡萄牙。這兩個國家在伊比利半島上,所以用的軌距稱為伊比利軌距(1688mm)。據說當年是為了防止法國的入侵才弄了這個自家的規格,但現在大家都是好朋友了,所以新建的西班牙高鐵是採用標準軌距的,方便歐洲的高速火車相互運轉。

印度軌距(1676mm)就完全是另一個原因了。據說印度採用這麼寬的寬軌的原因,是因為軌道太窄的話,車廂容易被風吹翻(嗄?)。我們只能說,決定這個寬度的人真是有遠見啊!看現在印度火車那種載人載到爆滿的情況,窄一點的鐵軌還真不行呢...

米軌(Meter Gauge)和更窄的窄軌鐵路

前面已經介紹過窄軌鐵路中最主要的開普軌跡,除了這個之外,窄軌鐵路中也只有米軌(1000mm)的普遍性比較高,主要見於東南亞和巴西。一般來說,比米軌更窄的鐵路在載重量方面會大打折扣,因此只有產業鐵路(像糖廠的五分車是 762mm)才會使用,載人的比較少見。但是因為五分車這種鐵路鋪設成本低,而且轉彎半徑小,因此也適合高山鐵路使用。阿里山小火車真的很可愛呢!可惜不知道有沒有再坐到的機會...

--


世界各國軌距使用分佈,藍色是標準軌距,紫色是開普軌距。偏紅色系的是窄軌,偏綠色系的是寬軌。

和汽車的靠左、靠右開一樣,火車軌距的決定,通常來自於某些歷史或現實的原因,然後就這樣流傳了下來。一般來說寬軌的成本比較高、也不允許太大的轉彎半徑,但是在載重量和最高速度上有優勢;窄軌則是相反,載重量和最高速度上佔劣勢,但在地形崎嶇的地區比較好鋪設。但這只是大體來說,像北捷是寬軌,但一節車廂的大小也不見得就比台鐵的電聯車大啊!一切只看使用使用方式囉


本文轉錄自engadget癮科技網站
原始網址:http://chinese.engadget.com/2009/10/05/on-rail-gauges/